2019/12/2315:39:06
临床中通常将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到了肺癌的绝大部分,约占85%。既往研究数据显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15%首诊时发现有脑转移,而在疾病不同阶段约50%病人会出现脑转移。
肺癌极易发生脑转移,癌细胞从肺癌组织脱落,通过血流或淋巴系统进入脑内并开始生长。肺癌一旦扩散到脑部,会破坏脑组织、引起炎症和肿胀,从而压迫脑组织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脑转移患者在被发现时没有任何症状。但很快就会发生一些症状,例如头痛、抽搐、失去平衡、恶心和呕吐、行走困难、动作不协调、说话构音异常、视力丧失、一侧身体无力、记忆丧失等,这些症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肺癌发展到晚期,易出现脑转移,仍然需要治疗。这种治疗并不是为了治愈肺癌,而有两个目的:
● 一是为了杀死癌细胞,让患者活得更长。如果不治疗,一般发生脑转移的患者生存期大约只有两个月;
● 二是因为晚期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让患者十分痛苦。治疗是为了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 减少放射线对心脏、肺和食道的辐射
● 辐射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减少,与常规放疗相比大大降低肺炎和食管炎发病率
● 能获得与其他形式的放疗相同的杀瘤效果
普通放疗对周围健康组织的辐射太多,杀伤肿瘤的同时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对于放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肺癌病灶可能接近患者的心脏、健康的肺和其他重要器官。质子的物理性质使质子治疗更加符合肺癌患者的需求,可以减少对健康的组织和周围的器官多余的辐射。
最近一项关于肺癌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表明,肺癌患者存活率与放疗的照射剂量密切相关,特别是心脏、食道的接受的不可避免的毒性(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试验RTOG 0617)。质子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心脏、食道以及正常的肺的辐射剂量。
在下图中,质子治疗照射计划是如右图所示,普通放疗的计划如左图所示。与常规放疗相比,质子治疗波及到正常的肺、心脏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的辐射更少。
左图:普通放疗 右图:质子治疗
首个质子治疗同步化疗联合治疗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结果重磅出炉
Dr. Joe Y. Chang/张玉蛟教授
MD安德森癌症中心
2017年7月20日,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项目主任张玉蛟教授为第一作者的《质子治疗同步化疗联合治疗无法手术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2期临床试验最终结果》在Jama Oncology上发表。
研究人员共筛查了从2006年开始接受质子治疗的121位患者,其中84位患者纳入了研究。这些纳入研究的患者中,共最终进入数据分析的患者为64位IIIa期(n=30)或IIIb期(n=34)患者(34%为女性,中位年龄70岁)。每位患者都接受74Gy质子散射治疗联合卡铂-紫杉醇同步化疗,所有患者的质子治疗都没有间断。
试验主要研究终点包括患者总生存率(OS,Kalpan-Meier分析)、无进展存率(PFS)、远处转移和局部区域复发情况。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7.3个月(2.7-111.5个月)。
既往的研究表明,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相比,质子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事件更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质子治疗对于不可手术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5年)安全性与疗效。本研究中幸存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9.6个月,其临床疗效和急慢性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既往光子治疗研究。
结果证实了高剂量质子治疗同步化疗可成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我们选择质子治疗,因为这是一种精准靶向肿瘤的放疗方式,射线不会损害肿瘤周围的组织和器官,这是最好的放疗选择,是明智之举。”
① 早期肺癌
② 体积较大的肿瘤,无法手术或者手术切除不彻底
③ 位于中央部位的肿瘤,失去手术机会
④ 同时有多个肿瘤病灶(≤3),手术无法切除干净
⑤ 接近臂神经丛的肿瘤,手术风险高
⑥ 心肺功能较差的肺癌患者,手术风险高
⑦ 多次治疗后复发的肺癌患者
⑧ 局部晚期肺癌
质子线照射不同于光子线,质子线在到达肿瘤部位之前,释放较低的能量,到达肿瘤后全部释放至最大能量,完全照射于肿瘤,肿瘤后方几乎没有剂量照射,同时也根据肿瘤适形方案,肿瘤周边部位不会受到质子线的损伤。
而光子线是从发射开始就释放较高能量,肿瘤及周边、前后组织都会受到高剂量的照射,肿瘤细胞被杀灭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也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尤其是肺癌,周边紧邻心脏、肝脏、食管和脊髓,还有重要的动脉血管,所以,普通放疗会引起很大的副作用,最严重的是放射性肺炎,有的患者肿瘤被消灭了,但是人却因为严重的肺炎而离世,这样的治疗得不偿失。
肺癌质子治疗常见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