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

Medical information

牙周病有这么大的危害,你真的知道吗?

2019/09/1814:02:17


 

牙周病不仅仅会造成牙齿脱落“下岗”,还会对我们身体其他的器官造成极大的危害。大家知道吗,牙周病与心脑血管病、肺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真可谓“祸及全身”,而孕妇若患重度牙周病,还可殃及胎儿,导致早产。
 

(一) 诱发心脑血管病

大量研究业已证实牙周感染可能是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牙周病时牙菌斑中的细菌可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并能激活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由局部组织血管进入血循环,将血管内皮侵蚀得伤痕累累,致使胆固醇易附着沉积在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牙周病已成为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牙周病患者的致死性心脏病发生率是非牙周病患者的2倍,中风发生率则是3倍。

研究显示,口腔问题,尤其是不被重视的牙周疾病,被发现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健康与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疾病负担——心血管疾病有着很多关联性,医学界甚至还诞生了牙科心血管内科学这一学科。

 

  • 美国一项针对4.4万人跟踪6年的研究发现,慢性牙周炎可增加24%~35%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学院的研究发现,患有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罹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增高,而心肌梗死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也发现,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牙周炎患者,随牙周炎症程度的加重,患冠心病风险随之加大。 

 

如果口腔内或牙周有了致病菌,就可能穿透牙周组织的上皮屏障,导致各种毒力因子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直接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炎症、斑块不稳定以及急性心肌缺血。

 

 
从这个机理上看,慢性牙周炎已被作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危险因素。

 

《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则称,口腔不卫生时,身体的免疫反应会加剧,体内炎性因子也会增多,进而“攻击”动脉内膜。所以说,口腔不卫生才是牵连心血管健康的罪魁祸首。

 

此外,老年人长期缺牙会导致记忆力减退,痴呆发病率上升;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牙医学院研究发现,口腔细菌如伴有放线杆菌、牙龈嗜纤维菌、埃肯菌属,可进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引起感染。

 

可见,口腔问题关乎全身健康。


(二)致肺炎

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感染通道是吸人口咽部的内容物。口腔内的大量病原菌常在深睡中随着唾液、痰液、食物残渣一起被吸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老年人所患肺炎与牙周疾病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容易发生牙周病,其发生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2倍。
 


(三)殃及胎儿,引起早产

早产造成低体质量儿,低体质量儿(体质量<2500g)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重要意义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引起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学者Offenbacher等1996年对124例孕妇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报告显示,与牙周健康的孕妇相比,患重度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危险性是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
 


(四)幽门螺杆菌的“温床”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近年来,研究者在牙菌斑和唾液中检出幽门螺杆菌,且牙周病患者的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于牙周健康者。研究发现,牙周病变有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后者的增加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发生。
 

 

(五)糖尿病

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具有双向联系。近年来鉴于糖尿病与慢性牙周炎在同一患者中的高发病率,已有学者将牙周炎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研究表明,牙周炎与糖尿病、肥胖密切相关,存在肥胖或有代谢综合征的个体患牙周炎的风险大大增加。

学者们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牙周炎发病率明显偏高,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三倍左右。

也有研究表明,牙周炎可能是导致牙周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不良的重要因素。大量临床研究业已证明,接受牙周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其胰岛素的需求量相对减少。

 

 

(六)其它

有炎症的牙周组织可作为感染病灶,可能成为细菌、细菌产物以及炎症和免疫介质等的储库,与远离口腔的器官、系统相互作用,提供感染源,诱发或加重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这些事实都给我们敲响警钟:要想身体好,牙周健康必不可少。

 
 
 

一拖再拖,治疗费飙升

 

报告的第一作者、伦敦大学牙科教授理查德·瓦特教授说,七成患者不能及时就诊,以及烟酒糖的消费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加剧了疾病负担。

 

据第四次口腔调查测算,我国人口的龋齿总数达20多亿颗,其中有72.4%都没有接受充填治疗。

 

专家们总结,牙病拖着不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太贵了

报告指出,造成全球几十亿人“有口腔疾病但不去看”的主要原因是“太贵”。

 

在美国看一颗浅龋齿需花费约1500元左右;在欧盟,口腔疾病是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外的第三大昂贵病症;还有不少国家的口腔疾病治疗要么没纳入医保,要么昂贵程度远超一般疾病。

 

在我国看牙也较贵,口腔医疗费用包括牙科人员劳务、耗材费、设备房费、利润,后三者均与成本、市场等因素有关,降费空间很小。而且,口腔医疗医保的报销范围确实有限,我国只有宝鸡等四地有医保涵盖门诊牙科治疗(报销约70%),其他地区只能刷医保卡中每月存的钱。

 

第四次口腔调查也显示,在35岁~44岁成年人中,看牙费用的84%需个人支付。

 

 
 

不重视

第四次口腔调查发现,成年人不去看牙的三大原因是:认为牙齿没有问题(65%)、认为牙病不重(21%),没有时间(11%)。

 

事实上,越是不当回事儿的牙病,到了最后付出的代价越高,比如龋齿。

 

  • 我国治疗一个浅龋(釉质龋)大概花费200元,10分钟就补好了;

 

  • 拖着不补,发展成中龋(牙本质龋)后,要花400元,15分钟补好;

 

  • 如果成了深龋(牙髓炎),得做根管治疗,花费2000元左右,就诊2次,每次20分钟;

 

  • 如果牙齿腐坏太多,还得用一根纤维桩(800元),再做烤瓷冠(1500元)。

 

 
 

太麻烦

记者在北京口腔医院的各候诊大厅采访数十位患者后发现,“太麻烦”也是拖着不看的一大因素。

 

一位70多岁的患者对记者说:“我看牙都跑了四次了,第一次没挂上号,挂上号又跑了三趟,第一次来看牙是消炎,第二次是清理和治疗,第三次才开始正式补牙,真是太麻烦了。”

 

“人们怕麻烦,其实是因为自己看不见牙病。”司燕说,口腔治疗往往都需要多次治疗,一颗牙从外到内被一层层破坏后,也需从内再到外一层层修复,不可能一次性就一步到位。

 

此外,一项摸底调查显示,我国的口腔医务人员有17多万人,对于近14亿的人口而言,口腔医生资源紧缺,这也确实让很多患者需排队或提前预约很长时间才能看上病,显得格外“麻烦”。

 

 
 

烟酒糖消费高

报告指出,全球烟草、有害饮酒及含糖饮料消费控制不足。而这三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送礼佳品”,危害更甚。

 

近年来我国的烟酒糖消费均保持高增长趋势,尤其是中国烟酒消费量多次被国际学者点名,增长势头一直得不到遏制。

 

 
 

医生推荐的牙病防治法

 

护牙,最重要的是做好口腔清洁和早诊早治。

 

牙龈出血肿胀、牙齿变色、牙缝变大、掉牙、牙疼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口腔疾病信号,大家要摒弃拖延不管的心态,积极应对。
 


 

1

牢记“护牙四部曲

 

平时可遵照“牙防四步曲”来预防口腔疾病,包括:

 

  • 早晚两次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

 

  • 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 6岁儿童要及时进行窝沟封闭(保护牙釉质不受侵蚀);

 

  • 半年或一年洗牙一次。

 

2

坚持科学刷牙

 

中华口腔医学会发布了一套标准刷牙法,也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一种,可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巴氏(Bass)刷牙法。

 

  • 刷门牙外侧:刷毛应与牙齿、牙龈成45度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活动。
     


     

    刷门牙内侧:同样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
     


     

    刷牙齿咬合面:将牙刷倾斜,与咬合面垂直,前后短距离颤动轻刷。
     


     

    刷牙齿内侧面:将牙刷竖起来,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缝上下以小圆弧刷动。
     


     

    每次刷两到三颗牙,反复旋转、按摩8~10次,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全面清洁。

     

    3

    学会“挑食

    预防龋齿,要健康饮食,少吃甜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黄连珍建议,适量吃以下食物有助对抗龋齿。

     

    • 富含钙和磷的奶与奶制品

    • 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 有特殊辣味的葱、姜、蒜

    • 动物内脏;

    • 茶叶;

    • 扁豆、蚕豆。

     

     

    专家们还呼吁,目前我国迫切需要有相关政策来限制烟酒糖长期销量增长的负面影响。在口腔医疗中存在公立和私营两方市场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考虑加强监管,统一规范定价,减少一些过度诊疗和“误导性消费”;政府层面可考虑适度调整扩大医保中涉牙医疗项目的覆盖范围,以减少人们治疗口腔疾病的负担。▲

咨询电话400 9266 330
联系医学顾问拉法医疗医学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 400 9266 330
  • 总部:中国 广州
  • 海外分支机构:日本 东京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广东拉法医疗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