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18:15:37
第一期,针对“先立业,再成家”的高龄孕育男性,医生为大家详细解析高龄男性的生育风险。
高龄男性生育风险详解
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男性改变了“先成家、后立业”的祖训,普遍存在“先立业,后成家”的思想,而投入事业太久以后,往往就错过了最佳的生育时间,等到想要生孩子时候已步入中年甚至老年,那么高龄父亲究竟对生育有什么影响,是不是民间传闻的:“男性年龄越大,生的孩子越聪明”,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医生从遗传学的角度给大家科普一下。
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睾丸生精功能下降,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形态等参数都下降,生育力也下降,且生育风险增加。有研究发现35~39岁的男性生育力略有下降,39岁以后生育力每年下降率为21%~23%,当男性年龄>45岁时,伴侣怀孕的等待时间(TTP)增加了5倍,夫妇TTP>1年及>2年的相对风险分别是25岁男性的4.6倍和12.5倍。
患有不育症的高龄男性虽然可以通过体外受精或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等辅助生殖技术达到生育目的,但所生后代与年龄相关的精子基因突变及遗传病(尤其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会显著增加;另外,与年龄相关的精子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引起后代容易患精神分裂症、孤独症(ASD)、甚至恶性肿瘤等疾病。
1. 男性年龄与女方流产的关系
有研究认为,随着男性年龄增加,女方自然流产率上升。是由于精子基因突变升高,基因的微缺失、微重复增加,导致胚胎发育不良、流产及其他负面影响。
2. 男性年龄对子代出生缺陷的影响
有人对1999~2000年期间出生的5 213 248例子代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排除母亲年龄因素后,随着父亲年龄的增加,子代发生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气管食管瘘、食管闭锁、脊柱裂及四肢畸形等先天性疾病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有4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父亲的年龄有关,分别是软骨发育不全(ACH)、Apert综合征、马方综合征及骨化性肌炎,其父亲平均年龄比正常子代父亲平均年龄要高出6.1岁,而与母亲的年龄及胎次没有关系。
另外,Crouzon综合征、Apert综合征及Pfeiffer综合征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父亲高龄导致FGFR2基因突变引起的。
3. 男性年龄对子代精神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高龄男性所生育后代患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癫痫、双向情感障碍等的发病风险增高。
4. 男性高龄对子代其他疾病的影响
男性高龄生育时,其子代患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癌症、乳腺癌、多发性硬化病及肥胖等风险增高。
鉴于越来越多的高龄男性准备自然或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建议在准备生育前也要进行孕前咨询及相关医学检查,了解子代可能存在的风险。
各种原因在35岁之前不想生育的年轻男性可以到人类精子库进行生殖保险,将现在年轻健康时的精子进行冷冻保存,以备将来生育时使用,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高龄引起的子代健康风险。
女性预产期年龄>35岁,男性年龄>40岁,都属于怀孕的高风险人群。
医生在此建议:
(1)根据孕前检查结果,酌情考虑是否需要先进行生育力评估。
(2)夫妇双方认真遵照孕前指导原则,做好孕前身心准备。
(3)备孕6个月未怀孕,应去不孕不育专科就诊,必要时可通过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帮助怀孕。
(4)一旦确定怀孕,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请主动接受产前诊断。
第二诊断意见 | 远程视频会诊 | 海外转诊 | 早癌筛查 | 康复管理
* 合作邮箱:Info@rophehealth.com.cn
报名预约热线
400-926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