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

Medical information

体检发现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该怎么办?

2019/08/2810:37:26

拿到超声检查报告,看着上面的诊断,小王向医生连问了三个问题:“这是什么病?严不严重?是否需要治疗?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医院里发生,随着B超和CT的普及,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其中以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内钙化灶等良性病变最为多见,但不少患者对这些医学名词没有概念。本文就肝内常见良性病变做一些简单的解释。

1

脂肪肝

呈现年轻化的趋势,30 多岁有了脂肪肝,也不稀奇了。脂肪肝就是脂肪沉积在肝细胞内,让肝脏变得油腻发韧。

常见于胖子朋友——因为血糖血脂较高导致的脂肪肝;以及嗜酒的朋友——酒精促进脂肪在肝细胞沉积造成的酒精性脂肪肝。此外,一些药物、肝炎等也会导致脂肪肝。

 

怎么办?

轻度的单纯性脂肪肝,最好的治疗办法是控制饮食、戒酒和锻炼。
中重度的脂肪肝患者,除了改善生活习惯之外,还需要咨询医生,看是否有必要使用一些降脂药物等,以纠正体内糖脂代谢紊乱的问题。


2

肝囊肿


 

简单来说,肝囊肿就是在肝脏组织中存在的一个小水囊。肝囊肿的发病原因多与先天因素有关,属于良性疾病,生长缓慢,大多数不需要治疗,“肝囊肿”不发生变化即可

 

建议

【1】对于单个小于5cm的肝囊肿,如果位于肝脏实质内,没有对肝脏内的主要大血管及胆管造成压迫,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可以观察,建议每年复查超声,了解其生长情况。

【2】如果造成肝内大血管或胆管的压迫,就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由肝胆外科医生评判病情,并提出治疗计划。对于位于肝脏表面的大于5cm的肝囊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很简单,在腹腔镜下打开囊壁,充分引流就可以了。

3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虽然带有一个“瘤”字,但从其发生来源和组织学特性来讲,它是良性疾病,而且也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为癌症的。

大多数的血管瘤是不需要治疗的,定期复查、观察它的大小变化就可以,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比较大时(5cm以上)可以表现为压迫症状或破裂出血。

 

关于治疗

肝血管瘤直径<5cm者,不需手术治疗,定期复查,随诊;直径5-10cm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肿瘤直径>10cm者一般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一般有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肝动脉结扎术、术中冷冻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和肝动脉造影及动脉栓塞。

 

因为肝血管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累计而逐渐长大,所以建议定期复查了解其规律,一般建议半年到一年复查,若无生长可延长复查的时间间隔。

4

肝内钙化灶

 

什么是肝内钙化灶

肝内钙化灶在B超上会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CT检查时表现为肝内高密度影像。因此有时肝内钙化灶与肝内胆管结石容易相互混淆。所以很多人所谓的“肝内胆管结石”很可能只是肝内钙化灶。

 

 

肝内钙化灶从何而来

 

形成肝内钙化灶的病变很多,包括:肝内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因素;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寄生虫感染;肝脏良恶性肿瘤和肝内转移瘤钙化。

肝内钙化灶也可于肝内肿瘤,但钙化灶不能作为诊断原发还是继发性肿瘤的依据,更无法鉴别其良恶性,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资料,必要时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获得组织学诊断结果。

多数肝内钙化灶是在正常体检时偶然被发现,也可能与先天发育、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或损伤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病变,如肝内胆管结石、肝脓肿或肝脏创伤愈合后改变。

总之,对肝内钙化灶不必盲目害怕和恐惧,首先要排除肝脏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继而要区分肝脏感染和炎症,进一步明确钙化灶是不是肝内胆管结石或者寄生虫感染后钙化。若是有相应病因引起的则对因治疗,若排除了这些原因后由其他原因引起的陈旧性钙化灶则不必过多担心,也无需治疗,体检时复查即可。

咨询电话400 9266 330
联系医学顾问拉法医疗医学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 400 9266 330
  • 总部:中国 广州
  • 海外分支机构:日本 东京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广东拉法医疗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