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09:45:02
一、口罩根据标准分为:
1、民用,普通纱布口罩。属于纺织类。
2、医用口罩。
3、日用防护型口罩
防尘口罩、防油烟口罩(学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一般为职业防护用。
(1)防尘口罩,主要防粉尘、烟、雾、微生物等。分为KN100,KN95和KN90等级。
其中KN100等级可以有效预防超微粉尘率99.97%以上。
(2)防油烟口罩,主要防油烟、油雾,同时可防粉尘、烟、雾、微生物等。分为KP100,KP95和KP90等级。
其中KP100等级可以有效预防超微粉尘率99.97%以上。
(3)根据口罩样式可分为随弃式、半面罩式、全面罩式 3种。
大部分普通人购买的都是「普通医用口罩」或者「医用外科口罩」,已经够用了,这没有问题。当然,把这两个做比较的话,我优先建议你购买「医用外科口罩」。
但如果你是医护人员,或者有被病毒感染的迹象,又或者,你“特别”爱惜自己,那可以选择医用的「N95口罩」。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二、扩展资料:
KN95 与 N95有什么区别
KN95是中国标准GB2626-2006中规定的级别之一
N95是美国标准42CFR84中规定的级别之一。
这两个级别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基本一致,都是对应标准下过滤效率达到95%。
所以说两种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KN95(N95)口罩其实属于呼吸器,呼吸器是一种呼吸防护设备,在设计上相较于普通口罩来说贴合面部更加紧密,可以非常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其中,N表示Not resistant to oil, 可以用于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95的意思是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5%,表明经过仔细测试后,这种呼吸器可以阻挡至少95%的非常小的(0.3微米级别)测试颗粒。
从设计上,如果按照对佩戴者自身的防护能力优先级排名的话(从高到低):KN95(N95)口罩>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普通棉口罩。
如果佩戴正确,KN95(N95)的过滤能力是要优于普通口罩和医用口罩的。但是,即使佩戴完全符合要求,也无法100%消除感染疾病或死亡的风险。
上面讲到的内容中,都是通过简单的观察来判断是否为“医用类口罩”。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还可以采用更专业的方法来鉴别医用类口罩的真伪。继续往下看。
医用类口罩都有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如下:
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有些口罩的国标是GB2626-2006,这个一般是工业防尘口罩,不是医用类口罩。
在口罩的商品包装上一般会显示“标准号”,这个就是国标。
但有些口罩,虽然名字包含了“医用”二字,但是,并没有显示国标,导致无法鉴别。比如:
针对上面的情况1,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口罩肯定不是医用类口罩。
针对上面的情况2,它也许是医用类口罩,我们可以根据商品包装上的“注册证编号”或者“注册号”,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网查询验证,以此来鉴别它是否为医用类口罩。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进入国家药监局的官网,网址如下: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www.nmpa.gov.cn
上面中,我们既可以输入“产品名称”查询,也可以输入“注册证编号”查询。
既然医用护理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那么,废弃的口罩,要怎么处理呢?
我猜,大部分人用完之后,就直接把口罩扔垃圾桶了;尤其是在户外的时候,如果急着扔掉,好像也只能扔垃圾桶。
但如果有条件的话,或许可以采用其他更科学的处理方式。
先来看一张图:
上面这张图中,人民日报建议普通群众“先毁坏后,再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内”。这句话没毛病,但不具备「可操作性」:
网上流传了很多针对废弃口罩的处理方式(开水烫、剪碎、焚烧、消毒等等)。我们来把这些处理方式逐一分析,看看到底是否科学。
开水烫?
高温确实是消毒的一种方式,但是开水烫一下,无法满足消毒所需的持续高温,时间也不够,可能仅能杀灭部分病原体;而且还会把脸盆弄脏。因此,不建议开水烫处理。
焚烧?
焚烧的原理也是高温消毒。但是,焚烧一来会污染环境,二来会造成安全隐患,三来也没有这样的固定地点。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住在城市里的小区或者农民房,想找个地方焚烧口罩,还是蛮困难的,大多数人估计就直接放弃了。
因此,除非你在农村地区,而且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否则不建议个人焚烧处理。
剪碎后扔掉?
有些人担心废弃后的口罩可能被不良人士回收利用,所以打算剪碎。
殊不知,剪碎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而且还把剪刀给污染了。因此也不建议剪碎处理。
建议处理方式:
既然上面的处理方式都不行,那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废弃后的口罩,到底要怎么处理呢?
于是,我找到了国家药监局的一篇相关文章,链接是:
使用过的口罩该怎么处理:http://www.nmpa.gov.cn/WS04/CL2068/374256.html
这篇官方文章里的原话是:
对于普通民众,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处理完口罩后,请记得洗手。
截图如下:
最近,随着市民群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的认识增加,街上戴口罩的人明显增加。1月26日广东发布严格防疫通告:公共场所不戴口罩将被处罚!
但很多市民反映,现在市面上口罩严重缺货,还有限购措施。
不去医院口罩使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昨天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佩戴口罩个人预防首先基于个人暴露于疾病的风险来考虑。
医护人员要按规定佩戴和更换口罩
大家都知道,直接照料和服务于患者的医务人员是最高风险的,他们要严格按照医院感染防护的要求佩戴符合生物安全等级、符合感染防控要求的口罩或其他个人防护设备、器材。
普通市民应有所选择
其他人也应该有所选择,有所考虑,如果要到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时候建议戴上口罩。如果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者是自己散步,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的情况,也可以不戴口罩,因为这样的情况感染风险是很低的。因为这个疾病是通过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如果没有这种情形,其实戴口罩也是没有必要的。
呼吸道感染者要按要求佩戴
还有一种情况,出现了发热,呼吸道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不管是居家在自我隔离状态下,还是到医院就诊,需要乘坐交通工具,这时候要戴上口罩。
普通公众戴口罩不必随时更换
不必每个场所、每个情形都佩戴口罩,大家应该有这样一个风险的判断, 公众佩戴口罩也不必随时换。
口罩紧缺,迫不得已还可以这么做
今天,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的专家教大家几个口罩再利用的小窍门。
口罩再利用必须满足下面3个条件
1. 一定要专人专用,譬如:不能老公用过的给老婆用。
2. 只针对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那些本身就不合要求的口罩就不建议再利用了。
3. 戴过去医院的口罩不要重复利用,重复利用的口罩也不建议戴到医院去。重复利用的口罩可以在去上班、闲逛、买菜、逛商场等时候用。
重复利用口罩,哪种消毒方法可行?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我们推荐高温消毒,比较简单、安全、有效。
1. 用锅将水烧开。
2. 把使用过的口罩放在蒸架上蒸(口罩不与水接触,类似于蒸馒头)3分钟以上。
3. 蒸煮过的口罩放在洁净的容器里晾干。切记干透才能再用!
以下消毒口罩方法不建议采用
1. 把口罩放在消毒柜里消毒可以吗?
答案:不行 。
2. 用奶瓶消毒器消毒口罩行吗?
答案:不建议。
3. 用高度白酒喷口罩行吗?
答案:不行。
过期口罩可以用吗?
实在没有口罩了,且这个口罩是密封没有打开完全洁净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总比不戴好,但不推荐。
面对这次疫情,你可以做什么呢?举个例子,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不妨分享给更多的人,也算是给疫情的防疫工作,做出一点微小贡献。
你无需分享给家里的老人,因为他们肯定没有耐心看完这篇长文。我建议你掌握文章里提到的重要信息之后,你自己给他们转述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