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11:05:27
胃癌确诊后,是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
能手术尽量选择手术切除,预后效果更好
具体数据为:
IA期5年生存率为89.6%,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为99.1%;IB期5年生存率为83.2%,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为95.4%;
IIA期5年生存率为77.6%,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为90.3%;IIB期5年生存率为68.1%,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为79.8%
IIIA期5年生存率(OS)为59.3%,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为70.3%;IIIB期5年生存率(OS)为45.6%,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为55.3%;IIIC期5年生存率(OS)为29.9%,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为37.3%;
IV期5年生存率(OS)为14.0%,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为17.9%。
注: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统计的数据为由特定疾病导致的死亡,在本研究中即,因胃癌导致的死亡。
▲不同病理分期的胃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
因此,建议所有胃癌患者,能手术尽量选择手术治疗。
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远端胃切除术,胃癌手术怎么选?
需根据肿瘤的位置以及影像学评估综合决定
临床常以胃的大弯和小弯中点为连线,可以简单地把胃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
当肿瘤位于胃的中上部时,癌细胞有可能转移至上下周围淋巴结,为了避免遗漏,需要行全胃切除术(肿瘤较小时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保留胃部组织);
当肿瘤位于胃的中部时,为了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切缘的位置一般比较高,剩余的胃组织过少保留意义不大,为了保证手术的质量,大多采用全胃切除术;
当肿瘤局限于胃的下部时,癌细胞不易四处逃窜,多采用远端胃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
当肿瘤位于胃食管结合部(贲门)时,可以采用近端胃切除术,但是由于切除贲门后,可能会出现胃酸、反流等不适症状,临床治疗中也可行全胃切除术。目前,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的出现可以减轻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的缺陷,成为了临床治疗的重要选择。
腹腔镜微创手术,一个孔和三个孔有什么区别?
手术效果无区别,但术后切口疼痛、医生操作难易有所区别
2016年,日本研究人员对Ⅰ~Ⅲ期胃癌患者进行了单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比较,发现两者在获取淋巴结的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5年总生存率(93.7%比87.6%)及5年无复发生存率(90.0%比87.6%)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2]。
不管几个孔,安全更重要!
胃癌微创手术,腹腔镜还是达芬奇?
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大小、分期等综合判断
2019年日本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通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胃癌,与腹腔镜手术相比,3年总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后出现Ⅲ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45%。
胃癌,科学治疗是关键
藤田医科大学病院是隶属于藤田医科大学的大学附属病院,是日本权威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藤田医科大学病院目前拥有床位1376张,是日本病床数最多的医院,每年接诊的患者人数远超日本平均水平。
作为日本先进的诊疗医院,藤田医科大学病院致力于推进更先进、更专业的医疗设备,实现安全、高质量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多年来,藤田医科大学病院已经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综合性病院,其诊疗实绩包括日本率先引入机器人手术、光免疫疗法等先进技术;完成中部地区头一例肺移植手术,现已成为日本权威器官移植设备;配备世界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康复中心。
多次率先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通过达芬奇SP实现胃癌切除术
注:“达芬奇SP”的特点是采用单孔设计,单机械臂,可以更加接近有限的手术区域。同时,达芬奇SP只有一个手臂,因此只需要一个切口,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身体的负担,提高了手术的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