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911:51:28
巨大多囊肾带来的困惑
多囊肾是较常见的一种基因遗传病,也是造成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据报道,多囊肾的发病率约为1/400〜1/1000,而70%以上的患者都会在40岁以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或者肾移植成为了这些患者最终的治疗选择。许多患者可因增大的肾脏而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腹痛、腹胀、饮食受限,肿大的囊肿容易破裂、出血,使患者反复出现尿路感染、败血症以及慢性疼痛综合征。
目前关于多囊肾的保守治疗还没有特效的方法,尤其对于已经肾衰竭的患者,长期承受着病痛的折磨。绝大多数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手术干预。然而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如何选择一种平稳安全的手术方式往往是临床的难题。以下介绍一例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切除双侧巨大多囊肾的尿毒症患者的病例。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
1
陪伴55年的巨大多囊肾为什么要切掉呢?
患者,张女士,55岁,因“发现多囊肾17年,发热伴腰痛2周”于2022年10月4日入住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肾内科。因已发展为尿毒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7年。患者长期反复出现多囊肾囊肿破裂继发感染、出血、肾绞痛等症状,导致饮食不佳,营养不良,严重贫血等并发症。本次住院后做血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给予比阿培南抗感染治疗1周,可仍有发热。
进一步查腹部B超提示巨大多囊肾伴左肾感染(双肾布满大小不等的囊性暗区,右侧巨大囊泡5.2*3.7cm:,左侧囊泡大小:5.1*3.6cm)。而正常肾脏的大小一般就是10〜11cm × 5〜6cm×3cm左右,从CT的图像可以看出,两个巨大的多囊肾几乎填满了整个腹腔,并延伸至骨盆,对周围的胃和肠道造成了压迫,严重影响到胃肠道功能。
经泌尿外科会诊,内外科多次沟通后,鉴于患者多囊肾继发菌血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且巨大的囊肿压迫周围脏器,影响到患者进食、营养及贫血等并发症,建议患者手术切除感染的肾脏。患者及家属考虑一侧肾脏切除,另一侧肾脏今后还会发生感染、出血等类似症状,为了避免二次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所以要求外科医生能否一次性切除双侧巨大的多囊肾。
2
双侧巨大多囊肾可以同时切除吗?
带着患者家属的疑虑,泌尿外科主任经过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病史及检查资料,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较差,多囊肾的囊肿巨大,普通的直接开腹手术切除,特别是双侧原位肾脏的切除术,导致的开放伤口是巨创,创伤极大,手术风险高并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输血量增加,伤口愈合困难、住院时间延长。腹腔镜下双侧多囊肾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运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腔镜手术比传统的腹腔镜技术,又具有更高的精准性、手术风险降低、创伤变小、恢复加快的特点。
在主任的耐心解释后,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手术,并转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甘美医院泌尿外科做术前准备。由于患者贫血严重,术前血红蛋白58g/L,给予患者输血、增加营养支持、抗感染、充分血液透析等充分的术前准备。
10月25日患者顺利接受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双侧多囊肾切除手术。手术共历时了2个小时,术中吸出多囊肾囊液约2500ml,术中失血量100ml,主要因为左肾很多囊液为脓性,感染粘连导致出血。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不仅在短时间内控制了炎症,也恢复了正常的肠道通气,患者开始少量进食并能下床行走。在医护的严密监护下,张女士于11月13日终于康复出院了。
3
达芬奇机器人究竟是个什么神器?
从1998年,世界上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问世以来,它就开始在泌尿系统疾病的手术中使用。据了解,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6年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以来,已经使用机器人辅助完成各种泌尿外科手术500余例,其中肾移植手术70余例,每年手术量约80台,也成功救治了很多像张女士这样巨大多囊肾的尿毒症患者。
达芬奇机器人是集智能化与微创化为一体的先进手术设备,它通过高度放大的三维视觉,七个自由度精确控制的机械臂使得手术操作的灵巧性大幅提升,能提供宽阔视野和准确、灵活的控制能力,能够清楚呈现组织、器官的解剖构造和神经血管束的走行,精细的分离有利于淋巴结的清扫,准确的缝合保证了吻合的高质量等等优点,大大降低了手术中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现在它已经广泛地运用在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腹部外科等多学科领域。
有这一外科“神器”的助力,很多以前不可能进行的手术操作成为可能。有了达芬奇机器人,有了内外科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缜密的多学科合作,会有更多的危重症患者能得到很好地救治。
本文文章及所用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
* 合作邮箱:Info@rophehealth.com.cn
报名预约热线
400-926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