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10:29:19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指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位于手术室无菌区之外,使用双手及脚踏板来控制器械和一个三维高清内窥镜来进行的手术。
▲图源:维基百科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优势包括:
手术操作更精确,与腹腔镜(二维视觉)相比,因三维视觉可放大10-15倍,使手术精确度大大增加,术后恢复快,愈合好。
曲线较胸、腹腔镜短。
创伤更小,使微创手术指征更广;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减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的术后粘连;增加美容效果;更快投入工作。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增加视野角度,减少手部颤动,能以不同角度在靶器官周围操作,较人手小,能够在有限狭窄空间工作。
2019年日本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通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胃癌,与腹腔镜手术相比,3年总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后出现Ⅲ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45%。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适用于哪些胃癌患者?
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小于或等于T4a期。
胃癌术前/术中分期Ⅰ,Ⅱ期者。
对于胃癌手术经验丰富,机器人操作熟练的医师,可用于分期为Ⅲ期者。
总而言之,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腹腔镜、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技术逐渐引领潮流,实现了以更小创伤获得更大的根治效果。
日本以精湛的手术技术闻名于世界,在胃癌手术治疗领域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日本已广泛采用了微创机器人手术,其中da Vinci Xi系统是最常用的之一。然而对于不同目标器官的da Vinci系统设置仍然很复杂。因此,下面介绍日本的小嶋仁医生使用da Vinci Xi系统同时切除直肠癌和胃癌时的经验。
一名69岁男性患者出现胃部不适。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胃下壁有一个环形3型肿瘤,导致肿瘤性狭窄阻塞。胃肿瘤活检结果显示温和分化的管状腺癌。
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胃窦处环形胃壁增厚,局部淋巴结和胰腺未受影响。此外,下直肠右壁增厚,检测到局部淋巴结肿大。结肠镜检查显示直肠内距离肛门外缘约5cm处有一个1型肿瘤。直肠肿瘤内窥镜活检结果显示管状腺癌。
根据这些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晚期胃癌(TNM分期:T3N1M0,III期)和直肠癌(Rba,TNM分期:T2N0M0,I期)。在评估后,认为同时进行机器人手术切除,对该病例在肿瘤学上适当的。
本案例进行了机器人远端胃切除术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均由同一名外科医生完成。将 da Vinci Xi 系统放置在患者左侧,并在截石位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一个脐部端口插入机器人内窥镜(30°),腹内压力保持在10mmHg。手术床的头部向下倾斜13度,向右倾斜13度。图A显示了患者手术平台与port位置的对接方向。
目标解剖学是左侧髂动脉。腹腔内钳的可操作性与普通机器人手术相似。机器人低前位切除术采用了标准程序进行 D3 淋巴结清扫。沿肠系膜下动脉切除淋巴结,并进行根部结扎。
使用单极手术弯剪(da Vinci Xi)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插入术中内窥镜,勾画出切除线。使用线性缝合器(da Vinci Xi,Tri-staple 45mm 绿色)切除直肠,扩大脐部port成小开腹切口(4cm),通过该切口取出切除的部分。肿瘤被切除。使用环形吻合器(EEA 25mm,美敦力,美国)在机器人协助下进行腔内重建。
然后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机器人远端胃切除术以及D2淋巴结清扫术。在脐部切口处安装了一个创面保护器,并使用手套套在机器人内窥镜上插入。其他port按照图1B所示重新定位。插入了一个新的R3port,并更换了R1和辅助操作孔。手术床头重新向上定位了13°,目标结构是食管胃结合部。腹腔内镊子的可操作性与普通机器人胃癌手术期间的相似。
首先,网膜被解剖,胃网膜右动脉、静脉和淋巴结被解剖。随后,胃周淋巴结被整块切除。十二指肠被解剖,胃左动脉和静脉被夹闭并切断。胃的下三分之二被直线切割缝合器(Medtronic Signia Stapling System, 美国)解剖。切除的胃通过用于切除直肠的脐部切口被取出。使用直线割缝合器进行体内胃十二指肠吻合术(三角吻合)。手术总时间为369分钟,总失血量为352毫升。
手术后无异常情况,患者在手术后15天出院。辅助化疗已完成,患者在1年随访中仍未复发。
文章来源: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所用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仅依照本文而做出的行为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