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洪金宝暴瘦背后,健康的成本究竟有多大?

2020/06/1609:18:04

近日,谭咏麟在网上晒出与洪金宝等好友聚餐的照片,并透露洪金宝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好菜。

 

令人意外的是,许久未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洪金宝,竟然“瘦到脱相”。

 

照片中的他,面容消瘦,仿佛小了几号,让网友大呼不敢相认,对他的健康状况表示担忧。


 

早在2017年,洪金宝就因膝盖做手术,出行都需要乘坐轮椅,加之肥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近年来身体状态大不如前。

 

已到耳顺年纪、饱受病痛折磨的洪金宝,如今才深觉健康的重要,开始清淡饮食,积极减肥。

 

无独有偶。

 

 

前两年,还有一张照片也曾在网络上疯传。


 

他是一代功夫巨星李连杰。

 

因在西藏参加活动被拍到垂垂老相,被网友质疑“命不久矣。”

 

李连杰的经纪人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透露,这位曾经的“功夫皇帝”,已经被甲亢折磨了十多年。

 

从2013年开始,他就必须接受药物控制,又因此引发心脏疾病,没有办法再正常接戏。

 

曾经红极一时风光无限,如今却因身体抱恙不得不退出影坛。

 

面对媒体采访时,李连杰留下了一段经典的发言:

“我不是霍元甲、不是黄飞鸿,不是英雄,我和大家一样,就是真实的普通人,也面临着没有办法继续工作的困扰。”
 
哪有什么盖世英雄,有的只是肉体凡胎。
 
蒙田说:“健康是自然能给我准备的最公平最珍贵的礼物”。
 
人生总是这样,拥有时不觉珍贵,待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想要让一个人变怂、认命,生一场病就够了。
 
 
01
我们浑身都是奢侈品


在美国,移植眼角膜的价格为24,400美元,一只肾的价格为262,900美元,而一颗心脏可以高达心脏价格997,700美元。
 
假如你无病无痛、脏腑无损,可以不夸张的说,你就是个千万富翁了。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N多倍,但是医院里仍然人满为患,人数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当一个人还年轻的时候,往往会对健康这个词不屑一顾,因为年轻,有着很多的身体本钱,所以精力充沛,充满激情,工作的时候拼命干,玩的时候疯狂玩,偶尔感冒发烧,头疼也不当一回事。
 
正是因为这样,无形当中透支了健康,等人到中年,没有了那股冲劲,种种迹象和身体信号表明,你的身体已经进入亚健康状态,当然,此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现代都市里流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生活得简单自然环保,用走路上班代替坐车上班,自己煮水喝代替五花八门的饮品,食粗粮代替精工细做的美食大餐,尽量少用含重金属的化妆品,尽量过得真实、自然、从容,离健康近一些,离快乐近一些。
 
有人说,只有失掉健康的人,才知道健康的难能可贵,听上去蛮有道理,只是,为什么不在我们还没有失掉健康的时候,做到未雨绸缪,那样岂不是更好? 
 



 
02
人到中年,不得不面对
生命中的一道坎儿

生活,虽然简单平淡,却尽是幸福美满。
 
 
任何一个仪器,用的时间久了,零件都难免出现磨损。人体的组织器官也是如此,容易出现损伤,诱发疾病。
 
从40岁左右开始,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各种疾病开始初现端倪,如果不好好保养,很可能严重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预期寿命。
 
以癌症为例——年龄,是癌症“第一高危因素”。
 
《中国癌症研究》曾有研究显示:30岁以前癌症发病水平相对较低;40岁左右开始快速上升。



而随着癌症逐渐年轻化,癌症高发年龄段也有所提前,所以40岁以后的人也是多种癌症的高危人群,更要积极预防,尤其是6大高发癌症:
 
①肺癌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癌症,吸烟、油烟、粉尘、病毒细菌反复感染、家族史等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大多数的早期肺癌患者都会出现以干咳为主的咳嗽,也可能伴有低热、胸痛不适、杵状指等症状。
 
②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主要与“吃太好”有关。过量摄入肉类,尤其是红肉、加工肉类,会大大增加肠癌发生率。此外,息肉家族的肠癌发病率可高达50%,有肠癌遗传因素的家庭患有肠癌的概率几乎达到100%,更要警惕。如果出现黑便、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可能预示肠癌。
 
③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盐饮食、饮食不规律等是胃癌危险因素,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如果不加治疗,也可一步步诱发胃癌。
 
④食管癌
食管“怕烫”、“怕硬”,过热或过硬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黏膜,机体在修复粘膜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就可能诱发食管癌,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此外,高盐饮食、酗酒、胃食管反流等也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⑤肝癌
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酗酒、脂肪肝、黄曲霉毒素等多种因素相关,生活中要尽量不喝酒、不吃霉变食物,积极治疗乙肝、脂肪肝等疾病,辅助预防肝癌的发生。
 
⑥乳腺癌
乳腺癌堪称“红颜杀手”,其发病高峰有两个,一个是40~50岁,一个是70~75岁,与雌激素水平异常密切相关。生活中需注意不要盲目服用雌激素补充剂;远离不合格的化妆品、洗护用品等,以免影响健康。



03
未雨绸缪,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精准医疗之下的“液体活检”


2011 年由美国医学界首次提出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
 
通过组学技术,将原有诊断技术向分子层面推进,利用生物标记物的分析对疾病可以实现更早期,更精确的诊断,从而为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医疗基础论据。
 
任何疾病的发展,在组织器官改变的背后,是大量的深层次分子生物学改变,包括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通过精准医疗的诊断技术,可以为人类构建出身体的“微观世界”,让潜在“危险”能够于更早期更细微变化的时候就被探查到。



2015年,美国政府于全球范围内率先颁布精准医疗推进法案,将精准医疗的成熟检测手段应用于民众的个性化医疗诊治中。
 
“液体活检”是在精准医疗早期的诊断技术中,区别于传统检测手段的最先进技术。2015年被美国麻省理工评为“十大突破技术”的“液体活检”能够在分子层面灵敏的捕捉到身体内部的“异动”。从而真正实现疾病的超早期诊断。




每人一生患病的几率是30%,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
 
来自国际癌研中心的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球癌症死亡率下降,而中国却在持续上升。
 
从美国2018癌症统计报告显示,过去20年,美国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这表现在很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早癌筛查,普遍可以达到50%以上。这使得五年生存期大大延长,很多癌种可以高达90%以上。
 
中国早期诊断率仅为20%,常常一发现就是中晚期,从治疗方向很难再做更多干预。






04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

超早期癌症筛查精准医疗解决方案



CTC全称是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者转移肿瘤,自发或因诊疗操作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1976年Nowell定义)目前,CTC是指存在于外周血中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



在人体内,肿瘤细胞从一个发展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长达10-20年,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强大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在超早期阶段就能侵入到血液循环系统。
 
-癌症筛查技术对比-

在中国液体活检市场,能做到前期捕获完整细胞的只有10%的机构,而利用纳米级多肽进行捕获的只有拥有独家专利技术的中科纳泰。
 
特异性多肽纳米磁珠技术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荣获多项国家专利技术,与传统抗体磁珠相比,体积更小,捕获效率更高,可以从每毫升血液的10亿血细胞中精准捕获到个位数的CTC,真正实现肿瘤的超早期检测。

 

 

高灵敏度 | 检测准确率高达97.14%

 

高精准度 |  确定外周血循环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并检测肿瘤细胞数量

 

覆盖面广 |  可覆盖99%以上恶性实体肿瘤类型

 
 
从正常细胞发展到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大多都要经历“癌前病变”阶段。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癌前病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可逆性,而控制癌前病变可以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

 

紧张的生活节奏更应该让我们懂得爱惜自己。不要等到健康告急的时候,才后悔莫及。提早进行科学的体检,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爱护。
 



第二诊断意见 | 远程视频会诊 | 海外转诊 | 早癌筛查 | 康复管理

* 合作邮箱:Info@rophehealth.com.cn

报名预约热线

400-9266-330










咨询电话400 9266 330
联系医学顾问拉法医疗医学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 400 9266 330
  • 总部:中国 广州
  • 海外分支机构:日本 东京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广东拉法医疗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