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直肠癌?为何患癌多为年轻人?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2023/08/2815:20:50

假如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一次投票,评选你心目中的“完美面孔”,有一个人也许会高票当选,那就是被誉为“人间天使”的  奥黛丽·赫本 ,一个将美貌与优雅演绎到极致的女人。


undefined

奥黛丽 · 赫本


但29年前,奥黛丽·赫本

却被 结直肠癌 夺去了生命,年仅63岁。


结直肠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使“人间天使”也难逃厄运?


83%的患者确诊即中晚期!


根据公开资料,1992年11月,赫本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西奈山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在检查结果中,医生在赫本的腹腔内发现了癌细胞,并且已经发生扩散,时间已长达五年之久。


undefined

图源:电影《罗马假日》剧照


1993年1月20日,在赫本确诊患上癌症仅两个月之后,便因结直肠癌在瑞士病逝。


结直肠癌为何具有如此大的爆发力?


最主要的原因是:

因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就已是癌症晚期。



发病率全癌种第3

死亡率全癌种第2



据健康时报报道83%的结直肠癌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并且44%的患者已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


undefined

图源: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 新发病例已增至55.5万例,在全球的占比高达31%,是全球结直肠癌年新发病例蕞多的国家,并且还在以每年7.4%的速度快速攀升。


毫无疑问,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30年激增700%

为何偏爱中国人?


undefined

图源:丁香医生


30年前,美国是结直肠癌发病人数最高的国家,但我国在这段期间数据一路飞升。1990年—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患病人数增加了700%!我国以全球不到20%的人口,占据了全球31%的结直肠癌患者。


为什么结直肠癌偏爱找中国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年龄因素


伴随着国人寿命的增加,随之而来的癌症数据自然增长,越来越多的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被检出确诊。


2

饮食变化

过去,人们的饮食多以蔬菜、粗粮为主;如今,大鱼大肉成为了餐桌的主角,尤其是红肉以及各种精加工肉类。肉食多、蔬菜少,导致很多人的饮食呈现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的特点。

要知道,高脂饮食、过多动物蛋白,特别是过多红肉,是结直肠癌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由于摄入蔬菜类太少,饮食中的纤维素过少,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影响排便效率,一些有害物、致癌物、毒素等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增加,就更容易刺激到肠粘膜,升高致癌风险

3

烟酒过度


有统计数据表明,长期吸烟的人患上结直肠癌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要高1.27倍,而且吸烟的数量越多、时间越长,这一风险也会越高。香烟在燃烧之后可产生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这些致癌物可引起基因突变,从而诱发癌症。


此外,长期大量喝酒,酒精进入人体后分解而成的乙醛也会诱导基因突变,诱发癌症。因此,想要远离结直肠癌,一定要远离烟酒。


4

早筛意识薄弱


要发展成结直肠癌,通常要经过10余年,在癌症筛查普及率比较高的国家,许多患者在还是早期时就已被检出,通过积极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降低。而我国由于国民普遍筛查意识淡薄,等到检出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导致错过了蕞佳治疗时期。


结直肠癌是发病风险伴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的一种疾病。据中国生物技术网报道,约10%的早发性结直肠癌通常在50岁以下被检出,因此多个国家呼吁,建议将一般风险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从50岁降至45岁。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

就是肠镜检查

Tips:哪些人群更应该定期筛查结直肠癌?


  • 亲属里有结直肠癌患者

  • 有Lynch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

  • 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

  • 本人有癌症史或肠息肉者

  • 有慢性便秘(腹泻)、血便等症状者

  • 有不良饮食习惯人群

  • 长期吸烟饮酒人群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根据《2020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数据,我国2020年结直肠癌55.5万新发病例中,青年人发病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年轻化趋势已十分明显。


据生命时报报道,在我国结直肠癌人群中,青年人(<30岁)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5%,并且今后只会越来越高。


究其原因,随着当下年轻人饮食选择越来越多样化,许多年轻人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整天吃外卖、经常吃夜宵、聚餐热衷火锅烧烤等,而结直肠癌素有“富贵病”的称号,高油、高脂、高热量的饮食结构,加上久坐不动的工作学习,加剧了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结直肠癌,容易发生误诊!

由于早期结直肠癌的症状和一些疾病的症状十分相似,加上患者本身不重视、医生诊断失误,导致结直肠癌的误诊率居高不下。


我国结直肠癌的误诊率高达41.5%,而其中青年人群的误诊率更是高达72.8%-80%,超过80%的低位结肠癌和直肠癌被误诊为痔疮。


undefined


1

结直肠癌早期有哪些症状?


  • 大便习惯改变  


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


  • 便血


轻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重者表现为有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或纯血便。


  • 腹痛腹胀


表现为腹部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腹胀等不适感。


  • 腹部肿块


主要为中晚期患者症状,可在腹部中部位置摸到一个质地较硬的肿块。


  • 贫血


伴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2

结直肠癌容易被误诊为哪些疾病?


  • 痔疮


痔疮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由于痔疮常见的症状与早期结直肠癌十分相似,如便血、便时有脱落物等,加上二者的发病部位也十分相近,因此很容易被当做痔疮处理。


  • 急性阑尾炎


有一种肿瘤叫回盲部肿瘤,因常在腹部右下部出现疼痛、包块等症状,和阑尾炎的症状很相似,因此医生在诊治时也容易造成误诊,做出切除阑尾的判断。术后通常相关症状愈发明显,且切口长期不愈。


  • 溃疡性结肠炎 


当结直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腹泻、脓血便、粘液便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等中毒症状,和溃疡性结肠炎相似,也容易造成误诊。


此外,结直肠癌还容易被误诊为肠结核、肠梗阻、肠炎、痢疾、溃结、胃炎、缺铁性贫血、胆囊炎胆石症等,极易伪装成这些有相似症状的良性病。



被误诊的经典案例




文章刊发在2021年5月12日的凤凰网旗下微信公众号“CC情报局”上,标题为《29岁被误诊和中美求医的劫后余生》。


undefined

图源:CC情报局公众号文章截图


一名29岁的女患者由于排便异常在上海某三甲医院做了肠镜检查,结果被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诊断为恶性肿瘤(结直肠癌),需要做永久造口手术。再三考虑过后,这名患者选择了赴美治疗,再次进行确诊。在美国某医院经过一番检查与手术治疗后,结果显示为多余组织和粘膜脱垂,并非癌症。


虽然前前后后不少“折腾”,但如果这位患者不是在陷入艰难的境地时,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择,坚持到国外再次检查确诊,则她将难逃被误诊的厄运,接下来将终身与“造口袋”相伴。可以说,这位患者是一名被误诊后成功自救的典型,她的故事应该给所有患者敲响警钟。


有时候,一次选择,将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结直肠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癌症,伴随着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攀升,

如何尽可能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关于预防

  由于直肠癌的病因还不完全明确,所以至今还没有特殊的预防办法。下面列举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癌变机会和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


  1)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结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机会。


  2)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3)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随时注意自我检查,提高警惕性,发现“警戒信号”后,及时进行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




文章来源: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所用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仅依照本文而做出的行为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

报名预约热线

400-9266-330

咨询电话400 9266 330
联系医学顾问拉法医疗医学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 400 9266 330
  • 总部:中国 广州
  • 海外分支机构:日本 东京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广东拉法医疗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