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17:12:21
中国地大物又博,“吃货”尤其之多!殊不知,正是这“吃喝”二字,饮食如果不恰当,有些时候反而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
食管癌是指下咽部到食管与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它是一种地域性分布很强的恶性肿瘤,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病率相差很大。我国高发,排在恶性肿瘤的第4位,年新发病例15万以上,占世界年发病例总数的一半多。
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亚非地区。而且,即使是在我国,高发区和低发区食管癌发病率也相差几十倍至几百倍。
食管是食物进入人体的必经通道,一个正常成年人的食管大约长25厘米,直径约2厘米,主要功能是辅助咀嚼时的吞咽动作,将食物从口腔传送到胃内。
食管上有一层粘膜,这层粘膜比较柔嫩脆弱,它能接受的温度是有限的,通常不能超过约50℃,一旦超过这个温度,食管粘膜就很容易发生破损、溃烂等损伤。
虽然遭受损伤后,食管粘膜可以通过自我修复功能逐渐恢复,但如果长期反复遭受到高温损害,慢慢就会引发炎症,直到发生癌变,恶化为食管癌。
食道癌是鳞状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食管的疼痛让患者每次的进食都成了一种折磨, 而较隐性的发病症状往往让他们错失了最佳的治病时间。其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并且与慢性咽炎十分相似,极易混淆,不少食管癌患者正是将其误认为慢性咽炎进行治疗,从而耽误了早诊早治时机。
因此,以下几类食管癌早期症状需高度警惕:
1、胸骨后有闷胀的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进食时,隐约的感觉到胸部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却说不出来具体哪里以及怎么样的不舒服。
2、 吞咽食物的时候会有哽噎感。在食道癌刚刚开始的阶段,经常会出现小范围的食管黏膜充血、肿胀、糜烂、以及表层的溃疡的现象。大部分都是在吃烙饼、比较干的饼干或者在吃大口干、硬食物时表现明显。
3、食管内异物感,有的病人在吃了一次粗糙的食物,食管被擦伤之后,总是误以为自己的食管内有东西,即使没有吞咽的动作,也总有感觉异物的存在。
4、剑突下疼痛。会突然的感觉剑突下(在胸骨体下端)有刺痛、闷胀、被灼烧一样的感觉。这种现象经常是在吃饭的时候或者吃完饭后就会慢慢地减轻或者是消失。
以上症状常间断出现,可呈缓慢地、进行性加重,有些可持续数年。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食管慢性炎症及损失也可有相同表现。
据《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发布的一项相关研究,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47.3万例,死亡病例43.6万例。
而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23.5万例,死亡病例21.3万例,是所有国家和地区中蕞多的,几乎占全球的一半!
食管癌包括食管鳞癌、食管腺癌、食管小细胞癌等不同的类型,我国主要的食管癌类型为食管鳞癌,约占所有食管癌的90%~95%。
任何癌症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食管癌准确的病因科研界仍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食管粘膜上皮肿瘤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联合作用、长期慢性刺激的结果。
其中,除了遗传、口腔病毒、细菌感染、免疫低下等内部因素,还与许多外部因素息息相关:
“趁热吃”是中国人多年来的饮食传统,饭桌上的每一餐,我们都力求热气腾腾,生怕凉了就不好吃了。再加上近年来火锅、烧烤的逐渐流行,我们自然吃得越来越烫了。
但每一口烫嘴的食物对食管来说都是一次折磨,因为每次食管都要经过大约9秒的煎熬与伤害。
随着各地特色美食在中国全范围的流行,我们餐桌上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全了。“辣”味食物本来是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区的特色口味,现如今却俨然成为了一种流行口味,全国各地的国人似乎都爱上了吃辣。
但“辣”对我们食管并不友好,辛辣的食物同样会损伤食管上皮,引发上皮细胞病变,导致食管粘膜出现炎症,从而促进食管癌的发生。
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中原以及西北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江苏、新疆等地。
北方爱吃咸菜、南方爱吃腌肉,虽有所不同,但各类腌制食物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也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
在太行山南段的河南、河北、江浙沪地区的粮食和饮水中,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增高,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腌制食品在体内会合成致癌性强的亚硝酸胺)
而这样长期依赖咸菜,饮食结构的单一,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营养和微量元素膳食中缺乏,如:维生素A、B2和C),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相关癌症的风险。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癌,食管癌的致病原因应该是在饮食文化上。
这些省份食管癌较为高发的外部原因,上文已经有所讨论,与日常的餐饮口味习惯有一定关系。但有一个地区的口味明明偏清淡,却也上了高发名单,似乎有些出乎意料。那就是——广东潮汕地区。
据报道,广东潮汕地区每年新发病例估计超过5000例,其中,汕头市南澳县的食管癌死亡率,竟然是全国死亡率的5倍多!
那么原因是什么?
一口清茶入口,万物归于平静,疲惫、烦恼,顷刻间各种烦恼化为乌有。而有一种茶,会让你血脉喷张,因为实在“太烫”了!
这就是潮汕功夫茶。
作为潮汕人的“续命水”:每日交际要喝茶,就连生病、堵车也要先喝杯茶。可以说,在潮汕,没有什么是一顿“滚烫”的功夫茶解决不了的。
潮州功夫茶全国有名,是潮汕地区的典型民俗之一,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饮食习惯之一。但这功夫茶虽好喝又有看头,泡功夫茶所用的,正是滚烫的热水。每天都喝热茶,每天给食管一通刺激,难怪食管癌高发了。
早在2016年6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明确表明,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直接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放眼全球,除了我国,还有一个国家也是食管癌高发的“重灾区”,那就是伊朗。
伊朗食管癌高发的原因,与广东潮汕地区如出一辙,同样是爱喝热茶!
2019年3月,另一项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项超大规模研究,通过对5万名伊朗人为期10年的追踪调查,专门收集了他们习惯饮用的茶水温度和食管癌发病率数据,结果证实:每天喝两杯以上、温度大于60℃茶水的人,比普通人患上食管癌的几率高出了90%!
既爱抽烟喝酒又爱喝热茶的人更危险!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发表于美国《内科学年鉴》上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一个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恰好经常喝大于65℃的热茶,那么他患上食管癌的风险比普通人增加5倍!即使抽烟与喝酒只占一样,常喝热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会很高。
1、X线钡餐检查,也叫食管片。
优点是简便,准确性高,病人痛苦少,不但可观察食管病灶部位,长度,梗阻程度,溃疡大小与深度,有无穿孔和瘘管形成,而且可观察食管粘膜和食管动力学改变。
2、CT断层扫描/磁共振(MRI)。
它不仅能看到病灶的部位、长度,还能看到食管壁的厚度、肿瘤外侵、同邻近脏器的关系、颈部或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肺部转移情况。
3、食管腔内超声(EUS) 。
它对病灶的T分期准确性高,约为70%-80%;同时对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也高于CT扫描,高达70%以上。
4、食管镜检查和活检
食管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癌比较可靠的方法。它可以在直视下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和部位,同时还可在病变部位活检或刷片检查。
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它能发现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尤其对远处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有更高的敏感性。这一检查在欧美国家已被视为常规。
6、腹部CT/B超:
发现或排除腹部转移灶。
7、ECT:
如有怀疑骨转移,应该进行ECT检查。
8、食管拉网:
如果食管镜等无法取到病理时,食管拉网是取得细胞学诊断的另一方法。
9、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这些检查是为了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为治疗选择提高参考。
既然全球几乎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国,那么食管癌究竟容易治愈吗?
早期食管癌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通过手术等常规治疗手段即可获得治愈。但遗憾的是,因早期食管癌症状非常不明显,因此较难被发现。到时很多患者在确诊之时,已经发展为不可切除的转移性食管癌。
早诊早诊始终是提高食管癌治愈率的根本原则,但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来说,手术等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差强人意。
同时,由于食管所处的位置和功能较为特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难免也会受到影响,不但影响进食,还增加了导致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上显示出了很大的优势,打破了手术等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多项研究成果陆续出炉,为提升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食管癌患者的治疗选择日益增多,治愈希望也不断增大,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并且大大提高预后的生活质量。
1、改变饮食习惯
食管黏膜比较娇嫩,而且对热不敏感,高于65°C的饮食会烫伤黏膜。
过于热烫、粗糙的食物在通过食管,接触黏膜上皮时,会烫伤食管黏膜上皮,使黏膜上皮发生破损、溃烂、出血等病变。
不要进食过快,不要狼吞虎咽,不要吃饭菜速度过快。
要禁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市售的咸鱼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
饮水要注意水源,自来水也要防被污染,否则也会致癌。
2.禁烟限酒
吸烟的致癌面广,形成癌症可引起消化、呼吸、泌尿系的癌症。长期大量饮酒难免不食入致癌物。有的酒含亚硝胺、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还有醛醇等间接致癌物。
3.改善营养不良
蛋白质缺乏会出现食管粘膜增生,容易恶变;脂肪缺乏时有碍必须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影响健康和降低免疫功能。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因烹调中常破坏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补充微量元素
患食管癌的病人常缺乏铁、钼、锌、锰、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2、C;阿司匹林能防此病,故高危人群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补充相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药物来预防。
5.积极诊治一般食管疾病
患食管炎、白斑、息肉、憩室、贲门失弛缓症等,由于组织学改变、功能变异、局部受刺激,容易恶化形成癌症。一定要密切观察、积极治疗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每年一次的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至关重要的手段。
参考资料:
文章来源: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所用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仅依照本文而做出的行为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
报名预约热线
400-926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