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一确诊就晚了?大便有这些变化,可能是大肠在求助

2024/06/2810:52:49

大肠家族有5位兄弟:

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undefined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结直肠癌已经成为国内新发病例数第二高(40.8万例)、病死率第四高(19.6万例)的癌种,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undefined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好好的一个大肠为什么这么脆弱



undefined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变得越来越富足,人们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吃的肉类、垃圾食品越来越多,摄入的粗粮、多纤维食品越来越少,吃的食物更加精细、品类更多,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美食,充斥大街小巷,各种加工食品、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烧烤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喜不自襟,大快朵颐。但,这些美味,大肠都吃不到。


undefined


被我们咽下去食物会经过食管、胃、小肠,“消化 / 吸收流水线”操作,到大肠时,美味已经变成了渣渣。大肠就是处理这些渣渣的“垃圾处理站”,有用的部分回收,没用的部分排出


“垃圾回收站”正常工作时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一旦感觉发生状况真是病来如山倒, 病去?太难了!甚至有可能要终身带病生存了!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就是2种常见的大肠疾病。



undefined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根据研究统计,患病之后,90%的患者会经历复发—缓解—再复发”的过程,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能终身完全控制症状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时,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严重者可能每天要去十几次厕所。30%的患者会有其他器官疾病,皮肤、黏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为什么会发生溃疡性结肠炎?

目前依旧不知道


undefined

结肠癌更是一种危险角色,结肠癌和直肠癌通常被概括为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国内大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经常出现在“肿瘤热搜榜”的名单里。


大肠癌最初可能开始于结肠内部小的、异常增生的息肉组织。约80%的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从腺瘤演变成癌历时5-10年。纤维结肠镜的检出与摘除腺瘤可使大肠癌的发病率下降76%-90%。


undefined


这些息肉可能很小,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大多数的息肉是良性病变不会危及生命。有一部分细胞不断发生突变,演变为能疯狂生长的癌细胞,就像其他的癌症一样。早期的大肠癌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不做体检我们根本发现不了它,常常出现症状了才被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


一旦确诊为晚期大肠癌,大部分可能已经没有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各国统计的大肠癌总5年生存率不同,大约为40%~78%。不过也没有必要闻癌色变,目前针对大肠癌治疗的方法很多,外科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让晚期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时间提高了1倍,约为3年。


undefined

面对如此高发的恶性肿瘤,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评估高危因素。


1. 家族史一级亲属(父亲或母亲)有大肠癌患者,或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包括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父母的兄弟姐妹)。


2. 肥胖、糖尿病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生率,较一般人更高。另外,肥胖患者中脂肪含量高、纤维素少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3. 长期吃加工肉制品:世界卫生组织已发文通告,加工肉制品为I类致癌物。长期吃加工肉类食品的人士。


4. 大肠息肉:九成以上的大肠癌从大肠息肉发展而来,一般过程为5~10年。有没有大肠息肉,只有通过肠镜检查才能知道。

undefined

高质量的结直肠镜是诊断的金标准:推荐每 5~10 年 1 次结肠镜检查。


如果你出现这些症状: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比如大便从1天3次大便变成3天1次,也可能是从3天1次大便变成1天3次、大便带血、食欲下降、体重下降……可能是大肠病变的前兆,这些并不一定都是癌症,却是需要警惕的现象。


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拉开大肠疾病的序幕。


咨询电话400 9266 330
联系医学顾问拉法医疗医学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 400 9266 330
  • 总部:中国 广州
  • 海外分支机构:日本 东京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广东拉法医疗投资有限公司